最近企业债券市场出现了一些风险事件,主要涉及到违约和发行受阻,股票市场上很多机构投资者也关注到这块,对后续的演化和发展比较担忧。周五,央行决定适当扩大中期借贷便利(MLF)担保品范围,把一些AA+和AA评级的债券纳入担保品范围,是不是会对相关风险有所改善呢?天风策略团队与固收团队就这个话题进行了以下对话讨论。
天风策略团队:近期债券市场违约事件和发行受阻的现象明显增加,这已经对股票市场产生了负面影响,股票投资者对此非常关心,我们站在股票投资者的角度,想和固收团队一起进行讨论。
我们首先讨论违约的问题,请介绍下今年违约的情况,并与历史做些对比?
天风固收孙彬彬团队:2018年至今合计违约债券规模达到142亿元,涉及9个发行主体的15只债券,其中首次发生债券违约的发行人有7个。从首次违约的数量来看,这仅次于2016年(13个新增违约主体),对债券市场的影响也仅次于2016年。
2018年的新增违约主体有2个比较显著的特征。第一,新增违约主体都是民营企业,而2016年的违约主体还包含了较多央企和地方国企。第二,2018年包含了比较多的上市公司,首次违约的7个发行人中有4个上市公司(神雾环保(7.700, 0.00, 0.00%)、富贵鸟、中安消、凯迪生态(4.990, 0.00, 0.00%)),还有2个上市公司的母公司(华信集团和阳光凯迪);而在2018年之前,仅有4个上市公司发生过违约,分别是超日太阳(2014年)、湘鄂情(2015年)、珠海中富(2.970, 0.00, 0.00%)(2015年)和保千里(2017年)。
上述第二点是今年债券违约事件对股票市场冲击大,引起股票投资者关注的重要原因。
天风策略团队:信用债后续到期的情况是怎样的?在时间上是怎么分布的?
天风固收孙彬彬团队:当前信用债(企业、公司债、中票、短融和PPN)的存量规模大概有17万亿。一般来说,除了正常的到期之外,信用债涉及偿还本金的情况还有两种,分别是提前偿还和提前回售。考虑这三种情况,今年3-5月份的信用债偿还规模均超过5000亿,其中4月份最高达到5600多亿。
根据我们的测算,今年剩下时间每个月到期量平均可达3000亿,其中9月达到4200亿。如果假设所有涉及回售债券均选择回售,那么9月的信用债偿还规模将超过5800亿,比4月份的实际偿还规模高出200亿;如果假设回售的比例为50%,那么未来月份的偿还规模仅9月超过5000亿,但也不到5200亿。
总体来看,今年后续信用债偿还压力要小于上半年,偿还的高峰在9月份。